期待与大师相遇
|
发布时间:2016-10-25 发布人:赵天锡 |
朱仁民,男,别名朱人民,号莲花洋人,1949年出生于画坛大师之家,浙江宁海人,4岁随外祖父潘天寿学画,其外祖父潘天寿位列中国二十世纪五大画家之一(吴昌硕、齐白石、潘天寿、陈之佛、傅抱石)。朱仁民在青年时代经历丰富曲折,当过渔民、铁匠、教师、救生员,从事过舞台设计等职业。朱仁民先后自学了文学、绘画、书法、雕塑、建筑等学科,擅长中国画、连环画。 1978年,朱仁民在绘制 朱仁民现任浙江大学景观艺术研究院院长,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。历时30年,朱仁民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学科"人类生态修复学",提出"用艺术拯救生态,拯救人类"的新学说。将新理论付诸实施,设计修复了十大生态修复工程,联合国官员称朱仁民是"中国的达芬奇",意大利美术家协会主席称朱仁民创造了"文艺复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艺术表现形式";联合国基金组织、上海世博会、浙江大学为朱仁民建立个人艺术馆。作品《在公海上团圆》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,并与罗中立的油画《父亲》、王公懿的版画《秋瑾》同时被载入1981年文化部《中国文艺年鉴》,连环画《青春日记》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,漫画《大师考文凭》获全国职工美展佳作奖。 “我有两个母亲,一个是妈妈,一个是祖国。”这是朱仁民在讲台上常说的一句话。因为深爱,1980年,当他因瘫痪在床失去生活来源时,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会率领她的兄弟姐妹,把外公潘天寿当时价值4亿多元的画作全部捐赠给国家。因为爱国,他放弃了本该舒适的生活,几十年浪迹天涯,把自己创造的财富无私地奉献给社会。他建立的一个朱仁民艺术馆,全是永久性免费公益机构,而自己却几十年一直睡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。 |